Saimmx/Taiwan by motorcycle
Motorcycle (摩托車 motuoche or 機車 jiche) is the main way of everyday transportation in Taiwan, home to many motorcycle manufacturers such as SYM, Kymco, and Gogoro.
While riding in Taiwan is dangerous, it can give you a huge advantage when travelling to cities in Taiwan, and provide a different, beautiful local view you don't see from other vehicles. In fact, many people have been challenged to traverse the whole island by motorcycle.
As one of the dens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local motorcycle shops, repair shops, gas stations and rest places are everywhere, making riding in Taiwan very easy and economical. While local roads are usually good, local construction can affect them, so always keep an eye on the road when driving.
- See also: Motorcycling, Motorcycle touring
Understand
[edit]
In Taiwan, there are different meanings of motuoche or jiche in Chinese while it all translates to "motorcycles" in English:
- heavy motorcycles (重型機車):
- motorcycles (檔車): 在臺灣路上,您將會看到街車、仿賽、越野和多功能運動旅行車這四種類型檔車;透過踩檔、離合和油門方式進行高低速調配,利用低速檔爬陡坡時,會比速克達來得有力,過彎也較於速克達幅度大;由於檔車重心前後平衡 ,通常會比較重視重心平衡度。
- motor scooters (速克達):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motorcycles you usually see in Taiwan. Speed is only driven by an accelerator and is easy to drive. It usually contains storage cabinets and can put belongings on the floor mat, making storing easier than motorcycles. Seats are more comfortable than motorcycles as well.
Almost every motorcycle shop can rent a motor scooter. Renting motorcycles and heavy motorcycles, however, is more difficult: You need to find them in the downtown area.
Renting a motorcycle is okay for tourists who will stay for less than weeks, but if you decide to live in Taiwan, consider buying a motorcycle. You need a driver's licence, a Taiwanese ID card (or 居留證) and money. Usually, it takes less than two days to get it.
Specification
[edit]摩托車有幾種的發動規格,最低為50cc到超過250cc都有。最常見為最近幾年來的四行程100cc和125cc的車型為主,這也適用於遊覽周邊地區城市的交通工具。較大的摩托車,以150cc居多,通常包括的設備或服務為兩人坐車,包括可以放置更大的貨物、更寬的坐椅、充分擋風玻璃和立足點,以及可以媲美的摩托車的整體尺寸、重量和燃料消耗。通常情況下,他們並且配備了更大的輪煞。
無論是檔車或速克達,會依汽缸總排氣量(或電動機車之馬達及控制器最大馬力)來進行車牌顏色區分:
車種稱呼 | 小型輕型機車 | 普通輕型機車 | 普通重型機車 | 大型重型機車-黃牌 | 大型重型機車-紅牌 |
---|---|---|---|---|---|
汽缸總排氣量 | 不適用 | 50cm³以下 | 超過50cm³~250cm³以下 | 超過250cm³~未滿550cm³ | 550cm³以上 |
電動機車之馬達及 控制器最大馬力 | 小於1.34馬力 | 1.34馬力以上~5馬力以下 | 超過5馬力~40馬力以下 | 超過40馬力 未滿54馬力 | 54馬力以上 |
車牌範例 | AAA-001 001-AAA SAA-0001 | AAA-001 001-AAA QAA-0001 | AAA-001 001-AAA MAA-0001 | 001-FAA LAA-0001 | AA-01 AA-001 LGA-0001 |
車牌說明 | 白底紅字 | 綠底白字 | 白底黑字 | 黃底黑字 | 紅底白字 |
備註:
- 550cm³以上之大型重型機車亦需懸掛前方牌照,尺寸為長18公分寬8公分,材質鋁箔材質貼紙厚度應具可塑性,依車型不同採橫式或直式固定加掛。
- 550cm³以上之大型重型機車新式車牌編碼為前二碼英文後三碼數字,與舊式大客車發生撞號,2015年7月開始改為前三碼英文後四碼數字。
- 2013年1月1日新式車牌正式掛牌,各式車牌數字碼各加一碼。
- 2017年6月30日,道安規則第11條修正。超過54匹馬力之電動大型重型機車需領紅底白字的車牌。
樂趣
[edit]在路小車多的臺灣,騎摩托車相較於汽車不會使您感到塞車的痛苦,而且將可以省下一些龐大的費用支出在於車子上。另外,騎摩托車有很多不錯的人生體驗和樂趣:
- 規劃騎乘的自我目標:在休假期間或空檔時間中,您將可能去規劃前往哪個目的地或環遊之旅;擁有摩托車的您,現在就開始制定自己的騎車旅行計劃吧!
- 享受屬於自由的時間:在繁忙的社會中,有太多因為工作、家庭和課業等令您感到煩躁;一個人騎摩托車使您的身心靈有了寧靜,還能減緩生活中的壓力。
- 感受風和陽光的接觸:相較於汽車,由於摩托車與人是一體的,因此在騎摩托車的過程中,不僅您的身體能接觸到風的吹拂,陽光也會向您親吻般的接觸。
- 遇上相同車種的朋友:在路上,您將可能遇到跟您一樣車種的人,會向您點頭或打聲招呼,即便互相不認識,但由於是一樣的車種,也得到了認識與交流。
- 與同興趣人參與車聚:透過網路上的摩托車社群中,來參與騎乘的車聚;不僅將會結交到不同行業的摯友,透過車聚能互相分享自己的車子做了哪些改善。
- 體驗騎摩托車的運動:身體上的肌肉會運用到,有時部分的肌肉處於痠痛狀態;當您在騎乘的時候會運用到全身的力量,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一種運動。
- 了解一些的機械知識:透過騎乘的時間越久,至少也會學到基礎知識,使您在維修和保養的時候更容易些,透過社群討論,對摩托車機械的知識也會增加。
- 擁有便宜的超跑體驗:一輛跑車或許對您是一筆不少的費用,買一台兩輪的仿賽重機,將能體驗到高速騎乘的快感,在速度上,有些重機的速度趨於跑車。
- 帶給您人生特別感官:把冒險的元素增添到日常生活當中,即便是通勤也可以有更多樂趣,如果您每天開車上下班感到乏味,騎摩托車將帶給您人生感官。
準備
[edit]「多做一點準備,便能少一點遺憾!」騎車出發前您必須先計劃做出準備,甚至檢查車況、隨身通訊器材或地圖,以及天氣狀況等,這樣您騎車旅行時不會感到掃興無趣。
勤前須知
[edit]Template:Infobox emergency call 為了使您騎乘上多了一些安全,以及減少不必要的危險;以下的勤前須知,是值得您去參考的準備事項:
- 出發之前,先檢查摩托車狀況,如胎痕、胎壓、方向燈、大小燈等,甚至先去加油站加滿油。
- 車主一律都要備有摩托車駕照、行照和要投保才能正式上路。
- 安全帽是騎車必備之一,能在您突然出車禍時,保護您的頭部避免過大撞擊,全罩式安全帽值得必買,其次是四分之三安全帽。
- 在您準備要騎乘之前,請記得先觀看氣象預報,應注意前往當地的天氣狀況。
- 騎摩托車務必注意身體狀況,當您身體不適就應避免逞強出發。
- 當您要前往的目的地路況還不熟悉時,建議您手機安裝地圖APP,又或是紙本地圖,可幫助您減少迷路發生。
- 建議隨身攜帶雨衣和雨鞋(或是拖鞋),有些地方隨時可能會有下雨發生。
- 如果天氣炎熱,請攜帶罐裝水可避免口渴或中暑發生;另外也可以攜帶一件薄外套,可避免紫外線直接曬到皮膚。
- 如果天氣過冷,騎摩托車過程將有可能身體受寒,建議攜帶一件防寒外套和一雙防寒手套將是明智的。
- 熱愛跑山、壓車、越野或極限運動類型的騎士,除了全罩式安全帽,防摔裝備絕對不能少,如防摔手套、防摔衣和防摔褲等。
推薦手機應用程式
[edit]騎士可以運用手機應用程式來輔助騎乘,無論是市區通勤、出外旅遊或是保養維修,科技的幫助都能讓騎士們輕鬆地到達想要的地方、時時注意道路和車輛的狀況,更重要的是防範測速照相來守護您的荷包。
應用程式 | 安裝途徑 | 說明 |
---|---|---|
監理服務[dead link] | ![]() ![]() | 提供使用者透過身分證字號、生日或監理服務網會員密碼查詢名下交通違規罰單、汽(機)車燃料費,以及其他監理服務資訊。 |
即時路況影像 | ![]() ![]() | 臺灣路況即時影像、測速照相偵測、警察廣播電台路況,以及基本天氣查詢;打開定位即實際地圖上繪製所在地中心附近的攝影機監視器、警廣路況、測速照相站點,快速了解各地的路況。 |
WeMo Scooter | ![]() ![]() | 提供電動機車即時租借服務,機車含印有WeMo Logo樣式的一頂3/4及一頂1/2的安全帽、拋棄式衛生頭套及USB充電孔。可使用信用卡、WeMo錢包(可利用街口支付、ATM轉帳)、Apple Pay及LINE Pay進行付款。 |
神盾測速照相 | ![]() ![]() | 固定式內建警示項目,偵測固定測速、取締、蒐證裝置,部分臨檢、噪音偵測車、警車、手持三眼、三腳架等,以及部分出沒時間不定的取締位置。 |
Omnie CUE[dead link] | ![]() ![]() | 基本的測速照相提醒,也提供路況分析、道路類型選擇與交流道提醒功能;除了使騎士能在安全的路況行駛,而且省下不必要的罰金。 |
降雨警報器 | ![]() ![]() | Rain Alarm使用推送通知可靠地警告您下雨,或降雪接近您的位置;透過雷達動畫,可清楚的掌握最即時的天氣動態,供騎士自行判定當天是否出行。 |
ITSGood RoadCam | ![]() ![]() | 觀看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即時影像APP;是一個動態資訊發佈服務,可提供您多樣化的資訊。 |
Relive | ![]() ![]() | 一款免費的軌跡紀錄APP,被廣泛應用在登山、慢跑、自行車或騎車、開車等活動上;用Relive應用程式,輕鬆又漂亮地記錄和分享你的所有活動。 |
愛車99 | ![]() ![]() | 油耗、保養、加油及花費等,可透過網頁和手機共同記錄,免費自動儲存您的紀錄,自動備份紀錄不遺失。 |
Zenly | ![]() ![]() | 是一個可以紀錄和創造地圖的社群軟體;可查看朋友當下的位置,甚至朋友移動的速度有多快,或待了多久。 |
備註:儘管有些應用程式有提供測速照相警示提醒,然而目前當地政府正陸續在一些路段新架設測速或噪音照相裝置,新架設的裝置在一些應用程式可能無法偵測到;因此騎士(或遊客)除了要時時更新應用程式外,在騎行期間也要多遵照路上限速指示,又或是檢查您的車排氣管聲量是否過大,以免違規罰單找上門!
駕照
[edit]在臺灣,無論是50cc、100cc或125cc,還是150cc以上的摩托車都會有駕照;甚至發動機排量為250cc的重型摩托車都需要一張重型摩托車駕駛執照。如果您有一張臺灣的摩托車駕駛執照或有效的國際駕駛執照,您不需要為這些額外的小型摩托車取得駕照。目前臺灣摩托車駕照種類分成3種:
- 普通輕型駕照:年滿18歲即可報考,可駕駛排氣量50cc以下機車;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61條,已領有普通輕型機車駕駛執照者,得駕駛小型輕型機車。
- 普通重型駕照:年滿18歲即可報考,可駕駛排氣量50cc以上至250cc以下機車;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61條,已領有普通重型機車駕駛執照者,得駕駛輕型機車。
- 大型重機駕照:年滿20歲方可報考,可駕駛排氣量250cc以上機車;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61條,已領有大型重型機車駕駛執照者,得駕駛普通重型機車、輕型機車。
- 備註: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欲取得大型重型機車駕照(排氣量逾250cc),需年滿20歲以上、持有普通重型機車駕駛執照滿一年以上,且經過訓練、考驗合格,取得該駕照後始可駕駛排氣量超過250cc機車。
法律
[edit]然而一些外國人在自己的國家中,經常騎著高達250cc的摩托車雖然是不用牌照、保險或登記。不過在臺灣當地因為路小車多的情況下,沒有這些證件是很難上路且會被警方罰錢的,請遊客建議不要沒有證件的情況而騎上路。更要注意的是,有些非法的摩托車店會逃漏法律,進行非法販賣二手機車和不需車主保險或登記許可,為了不要觸法與惹上不必要的罰則,再三建議遊客不要輕易嘗試遊走法律邊緣。
在臺灣的國道就是高速公路,由於當地交通部觀念老舊保守,以及對摩托車騎士的刻板印象,始終不開放任何摩托車於高速公路上路“僅國道3號甲線(臺北-深坑)開放250c.c.以上之大型重型摩托車”,因此,若您不幸騎到高速公路,您將會被國道警察攔下進行開罰單,甚至沒收您的摩托車。
以下是在臺灣常見的違規和罰款:
違規 | 罰款 |
---|---|
無照騎車 | 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21條第1項第1款規定,未領有駕駛執照駕駛小型車或機車,可處NT$6,000以上至NT$12,000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 |
未配戴安全帽 | 機車駕駛人或附載座人未依規定戴安全帽者,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1條第6項規定,處駕駛人新臺幣NT$500罰鍰。 |
超速 | 機車超速已經對車輛與行人造成危險,如經查獲,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0條規定,行車速度若超過規定最高時速,處NT$1,200以上至NT$2,400以下罰鍰。如果機車騎士超速的程度,已經超過規定最高時速六十公-{里}-以上,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2款規定,處NT$6,000以上至NT$24,000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駕駛。 |
闖紅燈 |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3條規定,闖紅燈者可以處NT$1,800至NT$5,400罰鍰;不打方向燈處NT$1,200罰鍰(紅燈右轉視為闖紅燈);若是在紅燈時違規右轉,則可處NT$600至NT$1,800的罰鍰。罰鍰金額的多寡,會依違規車輛的種類而有不同。 |
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 | 未依規定未兩段左轉;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8條第1項第2款處NT$600罰鍰。此規範用於250cc以下摩托車;250cc以上摩托車則比照汽車,不用進行兩段式左轉。 |
酒後駕車 | 機車駕駛人酒駕,處NT$15,000以上至NT$90,000以下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汽機車、吊扣駕駛執照一至二年。 如附載未滿12歲兒童,或因肇事致人受傷者,吊扣其駕駛執照二至四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且不得再考領。 |
蓄意超車 |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47條第3款「在前行車之右側超車,或超車時未保持適當之間隔,或未行至安全距離即行駛入原行路線。」依法可處NT$1,200以上至NT$2,400以下罰鍰。 |
違規停靠在紅線 |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6條規定,違規停車處機車駕駛人NT$600以上至NT$1,200以下罰鍰。 |
逆向行駛 | 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5條第1款、第13款等規定,若機車駕駛人逆向行駛,可處NT$600以上至NT$1,800以下罰鍰。 |
行駛禁行機車道 | 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5條第1項13款,機車路若不在規定車道行駛,可處NT$600以上至NT$1,800以下罰鍰。 |
機車蛇行 | 機車蛇行已經對車輛與行人造成危險,如經舉發,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第1項第1款規定,機車騎士在道路上蛇行者,處NT$6,000以上至NT$24,000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駕駛。 |
未依規定使用方向燈 | 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2條,不依規定使用燈光者,處新臺幣NT$1,200以上至NT$3,600以下罰鍰。另外,這是極具爭議性的,到底閃方向燈何時才能滅除?正確是要「全程使用」方向燈,直到完全變換至另一車道為止。 |
保險
[edit] 什麼是“三寶”? 三寶,原為佛教用語,後來被臺灣知名網路論壇PTT網友用來影射「女人、老人、老女人」的駕駛技術不佳、不遵守交通規則、容易導致車禍的貶抑用詞,也有人認為三寶應是「酒駕、屁孩、老人」、「沒在看的人、沒在聽的人、沒睡飽的人」。由於主流媒體的渲染下,逐漸用來稱呼「所有在路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 |
在臺灣,路上三寶駕駛人非常多,無雙三線道橫切,打左轉燈假動作右轉,摩托車晃倒摔車難免,擦撞只是正常發揮,您不能保證哪一天出車禍的就是自己,為了保護自身錢包,機車險可以使您擋下百萬、千萬的理賠費用。
以下列出的機車險,可以在不同的狀況下幫助您;除此之外,有些保險公司會建議您多保一些保險商品,您可以先自我評估是否需要而做決定。
機車強制險
[edit]機車強制險是購車時一定要保的保險,強制險是賠償事故對方的基本保障,附加駕駛人傷害險撞樹、自摔(單一事故)也不怕。被保險摩托車單一摩托車交通事故,致駕駛人本人死亡、失能或受有傷害時,依條款約定給付保險金。被保險機車單一機車交通事故,致駕駛人本人死亡、失能或受有傷害時,依條款之約定負賠償之責。所稱“駕駛人”是指被保險人或經被保險人許可使用或管理車輛之人。
第三人責任險
[edit]騎車發生交通意外,可能會有自己(或對方)的人身(或財產)的損失。凡造成對方(車外的人)的損失就是「汽機車第三人責任保險」保障範圍;第三人責任險可保障「第三人死亡或體傷」與「第三人財物損失」的賠償;除了強制險外,第三人責任險已經成為許多車主的基本投保項目。相較於機車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可保障範圍更涵蓋第三人體傷及車輛(財產)損失,能讓車險保障更加全面。
超額責任險
[edit]超額責任險是第三人責任險的附加保險,主要的功能是補足「強制責任險」及「第三人責任險」不夠賠的部份。臺灣這幾年常會看到道路上很多馳騁的高價車,因零件仰賴進口,所以維修成本都很高。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以車體碰撞的機率最高,若有投保「超額責任險」,1年不到新臺幣2,000元的保險費用,將可提供最多新臺幣2,000萬元的保障,承擔天價賠償的風險,一旦真的撞到超跑要賠錢的話,就成了急救金。
術語
[edit]在臺灣騎車無論是路上,甚至在網路上摩托車騎士都會說一些術語,這些術語無論是跑山或是騎車旅行時都會聽得到,對於外地來的騎士很難理解這些意思是什麼。以下是較為常聽到的術語:
- RV:RV是Racing Version或Recreational Vehicle的縮寫,就是休閒騎車,這些族群通常騎車雖慢且守規矩,卻是享受騎車看風景的樂趣。
- GP:GP是Grand Prix的縮寫 應該是由MOTOGP簡化來的,意思騎法很賽車的意思。
- 犁田:大致上都是以臺語發音:lê-tshân,就是摩托車在路上打滑跌倒。
- 苦拉幾:大致上都是以日語轉成臺語發音:khu-lá-tsih,就是“離合器”。
- 刷卡:後方車以近距離且高速的方式超越前方車,就像信用卡貼近刷卡機進行快速滑過的刷卡動作。
- 海放:形容前後車在比較情況下的拉大對方差距狀態,甚至狠狠的將後方車拋之在後。
- 擊落:意思是遭到對方車撞到,無論是被汽車或摩托車撞上,都會聽到“某某車被擊落”或“擊落誰的車”。
- 蓋棉被:這是在檔車較為常見到的,而且大致為新手擋車騎士常犯的,就是緊急剎車只用到前煞,致使騰空翻轉一圈再重壓騎士身上。
- Low Side:也有人講成“外拋”,意思是騎士在彎中進行緊急煞車或加速過彎不當,致使人與摩托車嚴重的側滑(低摔)現象。
- High Side:翻譯成中文可以理解為高拋或者高摔,就是把摩托車騎士從車上拋起來摔落地面。
活動
[edit]在大多數的市區或熱鬧的區域,您可以透過騎摩托車方式,前往您想要的景點或店家。您也可以透過騎摩托車來前往沿海旅行;或是跑山旅行,甚至進行環島旅行。
六極點
[edit]為臺灣著名的摩托車跑景點活動,所謂的六極點就是臺灣本島極北、極西、極南和極東的燈塔,以及中心點、極高點景點行程這六處;四極點可以利用為期6天5夜來進行環島之旅來完成,而中心點、極高點則是可以多加個1天時間從西部直接前往南投縣中部來完成。騎乘期間,您可以透過六極點來進行拍照打卡,以表示自己完成目標!
- 1 富貴角燈塔 (極北), 新北市石門區富貴角 (富貴角公園下方約一公-{里}-處的海岸邊). 原稱富基角燈塔,起建於1896年,至1897年建造完竣。為日治時期興建的第2座燈塔,係因為了建造臺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和航路設備而興建,建地乃向淡水居民林萬得收購,共31,750平方公尺,燈塔所有的建材皆自日本運來,鐵造塔身為東京田中鐵工場製作。最初塔身結構是八角形鐵造,高度30公尺,因當地多濃霧,故漆上黑白相間的平行條紋。1927年,改名「富貴角燈塔」迄今。二戰期間遭美軍轟炸,燈器毀損,塔體亦嚴重銹蝕。於1954年暫時使用鋼架塔代替,燈塔部分土地遭軍方借用建造雷達站。1962年時改建為八角形混凝土塔,塔身漆上原初的條紋外觀。1973年增設無線電標桿一座。1981年電霧號霧笛一座,亦為首次在臺灣出現的航路標誌。燈塔塔高14.3公尺,八角形的外觀、黑白的條紋,顯得格外顯眼,是摩托車族的最愛。
- 2 國聖港燈塔 (極西), 臺南市七股區西堤 (頂額沙洲上). 當地居民又稱為七股燈塔,建於頂頭額汕堤防內側。1957年原設於國聖港網子寮沙洲上的燈塔,塔身為白色方形木板條結構,高度20.7公尺,裝五等電燈每15秒閃光2次,光力2,500燭光,光程13.5浬,並建有宿派人駐守。1968年重建於頂額沙洲上的燈塔,塔身為黑白相間方錐形鋼架結構,塔高32.7公尺,用四等電燈,光力28,000支燭光,光程16.6浬,塔基距海岸留有一段距離,後來加築防波土堤保護。這邊可以看的到絕美的夕陽,聽著浪聲,在岸邊踏踏水,真的很放鬆又愜意!海邊也是很親民的沙灘,視線十分開闊,天氣好的時候,適合來這邊靜待日落,美到讓您覺得人間仙境。燈塔旁邊是一大片的沙洲,走的時候要小心,沙子會飛到眼睛裡很不舒服,來到國聖港燈塔可以順便去沙洲走走,也順便拍照打卡喔!
- 3 鵝鑾鼻燈塔 (極南), 屏東縣恆春鎮鵝鑾-{里}-燈塔路90號 (搭乘墾丁街車橘線至「鵝鑾鼻」站即可抵達), ☏ +886 8 885 1111. 1-3月、10-12月07:00-17:30,4-9月06:30-18:30. 為臺灣最南端的燈塔。在十九世紀中期,各國船隻途經鵝鑾鼻近海,常在外海七星嶼附近觸礁翻覆。清廷於美國與日本等國之要求與外交壓力下,在1883年完成鵝鑾鼻燈塔。當時是世界上唯一的武裝燈塔。在中日甲午戰爭後,清軍撤離時把燈塔炸燬。燈塔於1898年重建。二次大戰時被美軍炸燬,戰後依原建築修復迄今。塔身全白,為圓柱形,為白鐵製,塔高24.1公尺,塔頂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經過大型旋轉透鏡後,光力為1,800,000支燭光,每十秒一閃,照射距離達二十七點二浬,是目前臺灣光力最強的燈塔,被稱為「東亞之光」。 全票NT$60,六十五歲以上之長者享半價NT$30,十二歲以下之兒童與身障人士可享免費,團體票8折優待;停車費需收費.
- 4 三貂角燈塔 (極東),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馬崗街38號 (臺2線108.1K三叉路口右上450公尺可抵). 與鼻頭角燈塔及富貴角燈塔合稱為北臺灣三角。三貂角是臺灣本島的最東岸,西班牙人於1626年驚於其美豔,命名為「聖地牙哥」,在山坡草地依舊可尋當年建堡遺跡,也是北部沉降海岸的終點又以燈塔而聞名(建於日治時期),是太平洋區的重要指標堪稱臺灣的眼睛。三貂角燈塔有著白色外觀,面海部分為圓弧形,曾於二次大戰時遭盟軍炸射損壞,復於1946年修復發光。塔高:16.5公尺、 燈高:100.6公尺。燈塔下有步道連接至臺灣極東點的觀景臺,在那裏觀看日昇是最為壯觀。
- 5 臺灣地理中心碑 (中心點), 南投縣埔-{里}-鎮中山路一段與信義路交叉路口 (臺14線). 有「臺灣之心」稱號的地理中心碑,位於埔-{里}-鎮海拔555公尺虎頭山山頂上,並設有一等三角點。此點也為臺灣尚未以現代衛星全球大地測量之前,在臺灣地區的大地測量基準參考原點,1906–1997年的此點座標數值為:東經120度58分25.9750秒,北緯23度58分32.3400秒。目前已開發成一個環境優美的公園,四周松林扶疏,更設有健行步道與觀景台供旅人休閒遊憩、散步賞景。沿著古木成蔭、綠意如織的石階往上走,山頂視野遼闊,可清楚鳥瞰埔-{里}-盆地風光,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看見壯觀的飛行傘隊伍翱翔天際。
- 6 武嶺 (極高點), 南投縣仁愛鄉仁和路. 日治時期舊名佐久間峠、南嶺,是臺灣公路最高點,海拔3275公尺,位於臺14甲線31.5公-{里}-處,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西境,為合歡山森林遊樂區一處景點,行政區劃屬南投縣仁愛鄉。在武嶺的東面建有一座觀景台,供遊人眺望遠近風景。由於地處偏僻,少有光害,也是夜間觀星的良好地點。武嶺對於喜歡騎車的人絕對不陌生,因為這裡是臺灣騎車可以抵達的最高點,重機、白牌摩托車,甚至自行車友常以此為挑戰,Gogoro也騎得上去;景緻壯闊,遠眺雲霧繚繞,為著名打卡熱點。然而沿途的山路蜿蜒,算是容易發生事故的路段,而且如果是冬天前往還有下雪的機率,要特別的小心留意以策安全。
24耐環島
[edit] 什麼是“24耐”? 是指24小時完成機車在臺灣島環島一圈。24耐環島並非正式賽事,大多為學生同儕之間相約出遊的挑戰活動。傳說其語源可能仿自日語,源自簡稱「鈴鹿8耐」、「8耐」的日本最盛大機車賽事ー鈴鹿8小時耐力賽(鈴鹿8時間耐久ロードレース)。在揉合之下產生此一新名詞。但最早24耐環島於1965年早於1978年的鈴鹿8耐,也早於1970年的紐柏林24耐。 在機車論壇中,1999年已有24耐一詞出現,並有許多大學機車社團如東吳機研、成大機研等爭相挑戰。由於繞行臺灣環島公路一周近千公-{里}-,且機車無法使用高速公路及部份快速道路縮短時間,以機車環島即大約需要24小時,故而得名。 |
如果您本身熱愛挑戰極限,不妨可以來個24耐騎行。24耐環島為臺灣的機車騎士所流傳的活動,是指24小時完成機車在臺灣島環島一圈;當然不是只有24耐,也有所謂36耐和48耐環島,這些都是取決於您的身體負荷或騎行過程而定。除了連接東西岸蘇花公路及南迴公路為大多數環島者所行經的路線外,在東西兩側仍有多條路線可選擇:
推薦路段
[edit]![]() | Note: 騎白牌摩托車南下行經西濱快速道路(臺61線)的騎士請注意!於後龍路段摩托車道只有一台車寬度,並且有設置“反光防撞警示柱”與汽車道區隔,加上摩托車要與自行車共用同車道,因此須務必放慢速度與留意前方是否有自行車騎士騎乘,以免出車禍。 |
關於沿海之旅,臺灣的西濱快速道路是任何臺灣騎士眾所皆知的路線,沿路不僅可以欣賞沿岸的美麗景致,還可以享受個吹風體驗;至於跑山活動,羅馬公路、臺3線是一個不錯的行程。喜歡極限的可以考慮北宜公路、臺7乙、市道136和臺21線,適合玩壓車的最佳路線,不僅彎道多且時有上坡路段,而且這些路線會有追焦手拍攝;惟要注意的,玩壓車的行為是危險的行為,由於大型重機、輕型摩托車出車禍的事件時常發生,近期警察會不定時進行巡邏且進行開罰。
旅行路段有:
- 1 市道106線. 西起新北林口區下福,東至新北瑞芳區𫙮魚坑,全長共計81.478公-{里}-,為唯一橫貫新北且穿越臺北之市道。本線為目前全臺灣第一長的市道、第二長的縣市道,僅次於縣道193線。市道106線是雙北車友相當熟悉的山道路線,路途中會經過新店、深坑及石碇等地區,整體路況算是相當寬敞,也沒有太多刁鑽的彎道,騎乘起來格外愜意許多,最後還可到平溪放個天燈浪漫一下。
- 2 北宜公路. 屬於臺9線的一部分,連接臺北與宜蘭的公路,全長58公-{里}-;該路線「九彎十八拐」聞名海內外,這條公路是重機族、追焦族眼中的天堂。著名彎道有棲霞彎、檳榔彎、菩薩彎、茶壺彎、財茂彎、鬍鬚彎;由於風景優美並富有山路騎乘樂趣及挑戰性,北宜公路可說是眾多騎士心中的摩托車聖地。
- 3 陽金公路. 屬於臺2甲線的一部分,全長36.863公-{里}-,北起新北金山區路,經陽明山至臺北中山區與臺1甲線交叉(中山北路與民權東西路口),其中金山至陽明山路段為陽金公路。陽金公路串連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多個主要景點,包含竹子湖、小油坑、擎天崗等知名觀光勝地,另外亦保留了許多從清領到日治時期的遺跡,在欣賞自然美景之餘,亦能覽閱歷史人文之美,豐富了整趟山路騎乘的樂趣。
- 4 臺7乙線. 起點從新北三峽區大埔,終點為桃園復興區三民。原臺7線北橫公路西端起點為三峽大埔,後來大溪至三民路段通車,此段改為支線;總長度為14.15公-{里}-,是北臺灣繼北宜公路,為第二條的熱門摩托車跑山路線,路程雖短,但良好路面與蜿蜒山路,成了許多騎士群休閒跑山的好所在。
- 5 羅馬公路. 位於臺灣的一條次要道路,沿著鳳山溪上遊河岸所開闢,由桃園市復興區羅浮通往新竹縣關西鎮馬武督,全長35.7公-{里}-,是市道118號的一部分(關西-羅浮)。公路靠近羅浮端一段位於石門水庫集水區上游南方。關西鎮馬武督(錦山)路段為兩線道,復興區境內路段為一線道。
- 6 西濱快速道路. 為臺61線,道路總長301.834公-{里}-,做為縱貫臺灣西部沿海地區的最長道路,西濱快速道路可以說是騎士環島的必經路線之一,從新北八-{里}-一路到臺南七股,跨越了將近9個縣市,沿路上則有淡水老街、永安漁港、高美濕地、七股鹽山或臺江國家公園等大量海線景點可以到達,幾乎是蒐集了臺灣西半部所有的美麗景觀,騎士們可以花一整天的時間享受這趟海路之旅。
- 7 浪漫臺3線. 為臺3線,美名為客家浪漫大道,又稱內山公路。位於北臺灣與中臺灣;全長近440公-{里}-,由當地政府所規劃出極具特色的文化路線,串起北臺灣與中臺灣4縣市18鄉鎮約150公-{里}-的珍珠鍊,把臺3線上的客家-{庄}-人文、地理環境與產業特色串聯起來,臺3線上美麗自然風光,豐富人文風貌,相當引人入勝,吸引了遊客前來到訪;於是將150公-{里}-的臺3線稱之為「客家浪漫大道」。沿著北部臺3線的路程前往客家小鎮,體驗當地人文與純樸風情。
- 8 臺21線. 是中臺灣的一條從起點為臺中東勢區天冷,終點南投縣信義鄉塔塔加,與臺18線相連接,全長共145.035公-{里}-。由於該路線有許多上下坡,以及許多大小彎道,此路線極具有挑戰性,深受熱愛極限跑山的騎士首選;然而,該路線有幾處因地形走山關係從來回兩線道變為一線道,騎車時要注意安全。
- 9 市道136線. 位於中臺灣的市道,西起臺中龍井區新-{庄}-子,東至南投縣國姓鄉龜溝,全長共計49.624公-{里}-。該路線髮夾彎超多,過了蝙蝠洞後,後半段就是許多彎道,如果是上坡過彎很簡單,但是下坡過彎就挑戰性變高,經常騎乘不佳的騎士於下坡過彎還是會跨過雙黃線。然而,自然山林景觀獨具風情,動植物生態豐富,為騎士群熱愛風景的好所在;請注意!除非輪胎抓地夠強,壓彎技術夠好,否則不建議飆高速過彎。
- 10 市道182線. 位於南臺灣臺南、高雄兩市之間的市道,西起臺南中西區市區,東至高雄內門區七星洋,全長共計34.864公-{里}-。其中行經龍崎的路程彎道最為密集,吸引眾多騎士們前來乘風奔馳,「水桶彎」更是騎士展現過彎壓車技術的重點路段。路面看似相當平整,然而彎道多,對於騎士的人而言,龍崎路段算是相當有挑戰性的,也是聞名於摩托車騎士飆速炫技的熱門地點。
車聚盛事
[edit]![]() | Note: 該車聚盛事所公布的舉辦地址和時間為當年度,如果想要知道下一年或下一次舉辦的地址和時間,請詳見活動官網。 |
在臺灣,會有一些由騎士、車行或摩托車商發起的車聚的活動,活動當天不僅可以跟相同愛好者進行交流,甚至舉辦單位會透過一系列的節目供大家去體驗或盡情享受;也有的是一同騎車去跑山或旅行,到了目的地後進行聚會交流或吃飯等。是值得讓喜歡摩托車的人去前往感受。
- 1 輕檔車俱樂部全國大會師 (沙灘騎士節), 苗栗縣通霄鎮通西-{里}- (通霄海水浴場). 2022年11月12日至11月13日. 由輕檔車俱樂部所舉辦的車聚活動。首日活動以主打騎士自由與熱情精神的浪漫沙灘活動為主,各式精美改裝展示車、改裝商品攤位與熱血的海灘騎車等趣味活動。有逛攤、有玩水、有飆沙有音樂可聽、在海灘邊的吊床上、帳篷裡迎接天亮。而次日活動則是繼續延續愉快的一整日沙灘活動,在激情過後的午後,所有與會車友一同參加淨灘、淨防風保安林活動,將徹夜狂歡的痕跡與沙灘海漂垃圾全數清掃乾淨,瀟灑賦歸。關於抽獎、沙灘活動入場、以及更多的玩樂方式請見活動報名網址,點入後可以點擊下方LINE圖示加入輕檔官方帳號,獲得更多第一手活動資訊。由於每年舉辦的時間與地點不同,因此詳見官網。
- 2 哈雷大會師 (騎士烏托邦), 花蓮縣富-{里}-鄉. 2022年9月30日至10月2日. 由BIKERTOPIA騎士烏托邦所舉辦的車聚活動,聚集了千名以上哈雷騎士的一年一度盛會,騎士烏托邦致力於發展騎士專屬生活文化、商品、娛樂、活動、以及公益推廣。該活動結合了當地居民特色與農家舉辦的在地市集,除了哈雷俱樂部成員外,同樣也邀請一般民眾前來共襄盛舉。除此之外,一些當地會將點燃營火搭起舞台,享受美麗的在地之夜,讓哈雷騎士們體驗到在地的佳餚及特色活動之餘,深入了解當地文化也將哈雷的騎士精神與各位居民分享,進而實踐帶動了哈雷騎士來到當地觀光旅遊、採購消費和體驗活動,以成功提升在地經濟為目標。由於每年舉辦的時間與地點不同,因此詳見官網。
- 3 2022 3RD CB 大會師, 臺中市和平區東關路一段 (龍谷觀光大飯店停1車場). 2022年11月13日. 該大會師是由本田Honda的CB - NEO Sports CAFE' Taiwan俱樂部所舉辦全臺車聚活動,目的是將北、中、南臺灣各地的車友聚集起來,以賞車、同行、交流、交友為主要目的,促進車友群的情感,現場並有贊助商前來擺攤及贊助抽獎品,當地也有的攤販和餐車來擺攤販賣美食,當天活動會場湧現數百騎士群聚集,展現出騎士充滿著洋溢青春和歡樂的氣息,使得當日的車聚活動充滿著溫馨和友誼情感溫暖。由於每年舉辦的時間與地點不同,因此詳見官網。
- 4 鬍子老爹紳士盃 (紳士路騎), 臺南市南區灣裡路64號 (灣裡萬年殿). 2022年12月10日. 該大會師是由The Dandy's Ride鬍子老爹所舉辦慈善公益車聚活動,「紳士路騎」是從國外傳進來的概念,結合紳士、騎士、老靈魂於一身、以健康公益、慈善推廣為號召的騎士經典活動,標榜紳士裝扮騎乘自己機車愛駒,一起為公益募捐在街頭奔馳。標榜著「穿帥不騎快」精神,一路守秩序奔馳進入終點站,最後在年度活動視覺設計的舞台布幕為背景,讓攝影師為每一位紳裝騎士與自己機車愛駒留下回憶。由於每年舉辦的時間與地點不同,因此詳見官網。
大型重機開放路段
[edit]大型重型機車除了行駛任何地面道路,還可以依指定路段行駛快車道、快速道路、高架道路。2007年11月1日起,排氣量550cc以上之大型重型機車取消兩段式左轉之規定規範;2012年7月1日起排氣量超過250cc、未滿550cc之大型重型機車亦比照汽車其行駛、處罰規定。而開放250cc以上路權之範圍有:
- 全臺各縣市所屬快車道、快速道路、高架道路。(若該路段懸掛遵23標誌,則大型重型機車不得行駛該路段。大型重型機車開放路段應懸掛遵23.1或遵23.2標誌)
臺1線(忠孝橋-泰山)中山高架道路。
臺2己線(北上方向)基隆港西聯外道路。(南下因直接銜接國道三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目前國道三號尚未開放排氣量逾550c.c.之大型重型機車行駛)
臺61線(沙崙-青草埔)省道快速公路。(目前僅八-{里}-一交流道-十份交流道間完工,其餘路段皆興建中或規劃中)
臺62線(萬-{里}--瑞濱)省道快速公路。
臺63線(臺中-南投)省道高架道路。
臺64線(八-{里}--新店)省道快速公路。
臺65線(土城-五股)省道快速公路。(不開放土城一交流道-土城交流道)
臺66線(觀音-大溪)省道快速公路。
臺68線(南寮-竹東)省道快速公路。
臺72線(後龍-汶水)省道快速公路。
臺74線(快官-霧峰)省道快速公路。(不開放大-{里}-二交流道-霧峰交流道,開放乙案現研議中,預計2023年1月1日開放)
臺76線(芳苑-草屯)省道快速公路。(不開放林厝交流道-中興系統交流道,開放乙案現研議中,預計2023年1月1日開放)
臺78線(臺西-古坑)省道快速公路。(不開放古坑交流道-古坑系統交流道)
臺82線(東石-水上)省道快速公路。(不開放嘉義交流道-水上系統交流道)
臺84線(北門-玉井)省道快速公路。
臺86線(臺南-關廟)省道快速公路。
臺88線(高雄-潮州)省道快速公路。(不開放五甲系統交流道至鳳山交流道)
國道三號甲線(臺北-深坑)高速公路。
安全
[edit]“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這是在每個臺灣人都知道的一句話,即使是外地遊客也能明白這個意思。大多數的道路上都設有監視器,甚至當地有許多當地警察局的警察會騎車巡邏,因此治安可以說是良好的;然而,遊客在行駛的過程中,遊客應注意路況與安全,遇到颱風或暴雨時,儘量少前往才是明智的良好做法!
配備
[edit]騎摩托車的外地遊客必須遵從當地的法律,也務必戴上安全帽。販賣安全帽或騎車專用雨衣店鋪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價格範圍從新臺幣450元至最高的新臺幣2,000元以上都有。也強烈建議要有遮陽的安全帽,因為臺灣在夏季時的陽光很刺烈,很容易影響騎車的視線。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您去摩托車部品店或3C電子賣場來購買行車紀錄器,這是為了幫助您在騎車不幸出車禍時,行車紀錄器可幫助警方去分析肇因與紀錄;市面上的行車紀錄器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裝在摩托車上,另一種是裝在安全帽上,您可以自己去判斷哪一個適合您。
路程
[edit]臺灣在一些道路上,並非想像中的平坦或曲直,還有在下雨天時容易天雨路滑且視線不佳,甚至是對方車禍時所漏油造成路面打滑的情況發生;如果您是騎車來前往的旅行者,應以適當的速度行駛,促使避免車禍之危險。
我們要再三的宣導以下安全事項:
- 行駛時,請千萬一定要注意路上狀況,畢竟道路時有泥濘或路坑,容易造成打滑危險。
- 遇到颱風或暴雨時,最好避免騎車前往山路,以免造成不必要交通意外風險。
- 在當地市區騎車時,請不要飆車且注意來車;尤其要多留意前方和左右方來車狀況。
- 如果遇到砂石車或公車時,請保持行車安全距離,砂石車或公車死角很多,容易有撞車發生。
- 當您發現到前方有人出車禍時,請放慢速度行駛,也要留意路面上是否有漏油並避開,以免騎車出現打滑發生。
- 騎檔車(無論是白牌,或是紅牌、黃牌)的騎士,上下坡前一定要減速退檔,遇到彎道也應事先適時減速過彎。
- 由於路途中會有測速或噪音照相裝置,騎乘須注意速限和放慢速度,千萬不要對自己的金錢過意不去(超速罰則約在NT$1,200至NT$24,000)。
- 在夜晚騎車時,一定要開大燈,如果在能見度很差情況下,才能開遠光燈的需要。
- 如果遇到有人惡意攔車時,請勿去激怒對方,而是呼應路過的騎士或當地人來協助報警。
- 呈上述,當您不幸處於一人且發覺對方準備要攻擊您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快騎車離開,再不行就直接撞他本人(保護自己不被攻擊為重),然後再報警。
停車處
[edit]大多數您想停下來的地方都有路邊停車格,您可以在有劃位的停車格進行停車。有些停車格在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人在您的車附上停車費用單,在您正要準備離開時,可以前往附近的便利商店進行繳費;如果您不希望自己的車子在露天長期曝曬或風吹雨淋,您可以停在立體停車場或地下停車場;在市區停車時,如果沒有停在停車格,不僅將會被當地人拍照進行檢舉,也會被巡邏警察進行開單逕行舉發,在不到一個月內,您將會收到紅單,此時您要前往附近的郵局進行繳費。儘管一些餐廳或咖啡館會有提供免費停車服務,不過建議您必須在他們店家進行消費,這樣不只是基於借停的一種禮貌,也是一個“使用者付費”的不明文淺原則。
至於摩托車停車位會依汽缸總排氣量(或電動機車之馬達及控制器最大馬力)而有所不同。如果您騎的是250cc以下的白牌摩托車,您必須停在摩托車停車位內;如果您騎的是250cc以上的紅黃牌重型機車,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92條,大型重型機車比照小型汽車,適用其行駛及處罰規定。路外停車場部分,開放大型重型機車進入汽車停車場停放,另機械停車場考量操作安全問題,不予開放;路邊停車場部分,開放汽車位供大型重型機車停放,大型重型機車以外之機車則依規定停放於機車停車格。
警務
[edit]一般來說,在市區或部分山區路段會有巡邏警察出沒,再加上不定時會有交通臨檢的時候。尤其臨檢方面,最常出現是在晚上的時候,警察會在路面擺置臨檢的看牌,並搖動指揮棒要您前來接受臨檢,大多數警察會以目測方式判斷您是否有喝酒,也有可能會進行檢查您的行照和駕照;白天臨檢則是檢查摩托車是否有不合法改裝,或是隨環保局人員進行檢查排氣管噪音量。
針對外國遊客的行為,鬧區的警方通常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像有些違規停靠在紅線上、闖紅燈、蓄意超車等行為,警方還是依法行使且開出罰金;然而,即便您認為能刻意講英語或其他語言來裝傻使得警察放您走,那就大錯特錯了,警方依然還是帶您到警察局說明清楚您的行為。除了會被警方關注外,也很容易鬧上不必要的麻煩,例如:成為當地人們的公敵或被當地新聞放大檢視。
然而,多數的臺灣警察十分熱心,假設您在路途中不幸迷路或遺失物品,加上身上沒有地圖或手機訊號不良(或沒電)的情況下,您不僅可以詢問當地人,還可去當地的警察局(又或是派出所、分駐所,甚至是巡邏中的警察)進行詢問,臺灣警察基本上會幫助您;尤其是非華語的騎士以英語向警察詢問,會比詢問當地人較來得更容易找到答案。